2025年9月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這一新規針對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的標識提出了明確要求,旨在解決“哪些是生成的”“誰生成的”“從哪里生成的”等問題,推動由生成到傳播各環節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銀江技術深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業務方向與《辦法》要求高度契合。公司參與的"大數據驅動的全域交通AI控制平臺及其應用"項目曾榮獲2022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具有領先的綜合競爭力。
01 政策解讀:構建AIGC治理“中國范式”
《辦法》是我國推進人工智能領域安全治理、促進產業規范健康發展、引導技術向善的重要舉措,標志著我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邁出了構建安全可信生態的關鍵一步。
核心要求:《辦法》明確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應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顯式標識要求以文字、聲音、圖形等可被用戶明顯感知的方式呈現;隱式標識則需采取技術措施在文件數據中添加不易被用戶明顯感知的標識。
適用范圍:該辦法適用于符合《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情形的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
責任劃分:《辦法》針對服務提供者、互聯網應用程序分發平臺、用戶等不同主體明確了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惡意刪除、篡改、偽造、隱匿標識。
02 技術優勢:與政策高度契合
公司作為數字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與《辦法》要求高度契合。
專利儲備雄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擁有專利254項,其中發明專利239項,占比高達94.1%,體現了積極的原創技術研發能力。
軟件著作權豐富:公司擁有軟件著作權1216項,顯示了在軟件開發和信息化應用方面的深厚積累。
研發人才集中: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處于行業前列,保障了公司持續創新能力。
全棧技術能力:公司以“數據+算法+算力”三位一體戰略,打造了EnloopHub領數中樞、全域AI交通控制平臺等核心產品,能夠為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搭建、交通數據治理及智能化應用開發提供支撐。
03 發展機遇:競爭優勢打造成長空間
數據治理需求提升:《辦法》要求對AI生成內容添加顯式和隱式標識,銀江Enloop-Hub數據中樞平臺解決了“數據孤島”問題,與政策提出的“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路徑高度協同。
競爭優勢強化:公司將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項目經驗(覆蓋300+城市、累計項目超3000項),快速響應政策要求,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新興領域布局:公司正前瞻布局數字孿生、AIoT融合感知等前沿領域,依托博士后工作站與高校聯合實驗室,搶占生成式AI、低空經濟等未來賽道。
04 實踐應用:銀江技術的標識能力展示
銀江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開展了與《辦法》要求相關的技術實踐:
智慧交通領域:公司基于昇騰AI打造的全息路口方案,可顯著提升交通感知與管控效率,符合政策對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同時,自研的交通AI大模型,已在多個城市落地應用,極大提升了各地交通治理水平。
智慧健康領域:公司推出HealthGPT健康大模型實現個體健康預測與風險評估。公司創新研發AI智能健康監測設備系列,提供從大病早篩到日常健康管理的便捷服務。通過毫米波雷達智慧病房和5G老年慢病管理平臺,實現非接觸式生命體征監測和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創新應用。
數據治理平臺:公司自研的Enloop平臺實現了政務數據毫秒級響應。該平臺具備多行業數據治理能力,目前平臺已在杭州、南昌等多個城市進行了推廣應用,有效解決了各地“數據孤島”問題。
標識技術積累:公司在AI算法方面不斷突破,與浙大共建實驗室,行為識別算法達到極高的準確率,并已應用于交通信號優化、健康醫療服務等領域。
05 未來展望:構建可信AI生態的引領者
隨著《辦法》的深入實施,公司正在人工智能治理領域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標準制定、生態構建、技術輸出以及全國化布局,推動行業發展,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的實施,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也為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將在市場機遇中占據有利位置,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贏。未來,公司將堅持技術創新,積極參與構建可信AI生態,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貢獻力量。
掃一掃 關注銀江公眾號
關注投資者關系公眾號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西園八路2號 銀江技術總部
版權所有 ? 銀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浙ICP備09109232-1號